毛木耳别称粗木耳、黄背木耳、白背木耳等,为木耳科木耳属真菌,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,多生长在柳树、洋槐、桑树等多种树干上或腐木上,其营养成分与黑木耳相似,具有清肺益气、止痛活血的功效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毛木耳栽培技术吧!
栽培温度
毛木耳是一种中高温型菌类,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地~37℃,适宜温度25~30℃,超过40℃菌丝停止生长。子实体发生温度18~34℃,以22~28℃最适宜,在此温度下子实体大量发生,产量高、质量好,其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~25℃。
栽培湿度
毛木耳菌丝体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0%左右,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%。若培养料含水量过高,料底积水,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。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,出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应为85~95%,在此湿度下子实体发育快,耳丛大、耳片厚。但空气湿度过高,则易遭受杂菌侵染,引起流耳。
空气条件
毛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,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培养室(棚)空气新鲜,氧气充足,菌丝生长胜盛,子实体容易形成、伸长和开片。若通风不良,二氧化碳积累过多,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,还会导致杂菌污染。
光照条件
毛木耳菌丝体生长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照,在耳片原基分化、形成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。光照强弱对耳片的色质有直接影响,在弱光条件下,耳片色淡,茸毛短、细。光照强,耳片颜色深,茸毛长、粗。
栽培季节
毛木耳栽培方式非常多,但是目前大部分选用熟料袋栽方式、塑料大棚墙式出耳模式,这种生产模式均有省时、省工、操作方便、单位面积利用率高等优点。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结合塑料大棚特点,春栽2月上旬制袋发菌,3月底摆袋出耳。秋栽避开高温季节,8月中旬制袋发菌,9月底摆袋出耳,即“冬养菌,春出耳。夏养菌,秋出耳”。塑料大棚栽培可比露地栽培提前和延后15天左右,且不受雨季影响。
结语:以上就是毛木耳栽培技术了,喜欢吃毛木耳的人可以了解一下。
黑眉锦蛇除食鼠外,亦喜食鸟类,饲养该蛇时,还可投喂金黄地鼠、雏鸡、小鹌鹑和鹧鸪苗、鸭苗等。
多肉植物因为极易养活,长相很好,观赏度高,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,十大极品稀有多肉分别为石生花、龟甲牡丹、螺旋芦荟、花笼、万象棉、白皮月界、银冠玉、惠比须笑、玉扇、霓虹灯玉露。
棉花通常在秋季9至10月份。在棉花成熟后,应适时采收,并防止雨淋,并需要进行分级贮存。
选择合适的花盆进行播种,出苗后要适当晒太阳,控制好生长温度与水分,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。